因为去异地出差的缘故,赵丽将1岁半的儿子放到了乡下奶奶那里寄养。到晚上和儿子视频,他总是用力扭动身子喊着:“妈妈,妈妈,要妈妈抱”,婆婆也反映孩子睡得并不好。
但是没过一两周,儿子夜晚的哭闹行为就停止了。加上赵丽十天有八天都是忙到半夜,下了班正是孩子睡觉的时候,这让当妈的她很无奈。
“仅过了一个半月,孩子就不是我的了”
1个半月过后赵丽回乡下看孩子,虽然白天俩人玩得很好,但是到了晚上儿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跟她睡。一天晚上好不容易将儿子哄睡,结果半夜醒来还是哭闹着寻奶奶,这让赵丽心如刀绞,心中无力的呐喊:“我才是他的亲妈啊!”。
看到周围朋友和孩子亲近的样子,赵丽既羡慕又心酸,发出“仅过一个半月,孩子就不是我的了”这样的感慨。
3岁前,孩子跟谁睡就跟谁亲
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曾提到:“睡觉恰恰是人在排味最浓的时候,孩子在你的屋里,他闻到你的气味,他就觉得你亲近”。
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而言,夜晚入睡是最需要安全感的时候。这时候谁经常在身边陪伴他,谁就会成为孩子最依赖最信任的人,和孩子建立起稳定的情感联系,也印证了“孩子跟谁睡,就是谁的孩子”一言。
3岁前,尽量把孩子留在身边
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时指出:安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,而是建立在孩子幼年时期,特别是在3岁以前。
0~3岁是孩子安全感的关键建立期,在这期间如果父母能尽量多的陪孩子讲故事、玩玩具、做游戏,才能培养出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孩子,这对他将来性格、人际关系以及爱情婚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。
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,需要自己言传身教
孩子的出生,并不能让阻挡年轻人打拼向前冲的步伐,所以绝大多数老人都会自觉帮子女看娃,年轻父母自然乐此不疲。但是大家要记住,老人只能起辅助的作用,而不是全权代理孩子的一切。
从只会用哭表达情绪,到果断拒绝,再到用语言表达想法,真是一天一个样。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里,孩子的变化很大。可以说错过五分钟,就可能失去了一段见证孩子成长的机会。

而在这个迅速成长的阶段,他们急需身边榜样的力量。如果你不希望孩子走路的姿势和老人相似,审美能力和上一辈人靠拢,再或者行为举止也受到上一代人的影响,那么请将教育孩子的主权握在你的手里,让他成为你的孩子。
各位朋友,你对“孩子跟谁睡,就是谁的孩子”这句话怎么看?不妨留言和更多人一同讨论。
推荐阅读:荣耀note8
热点阅读
-
育儿专家:睡觉时人的体味最浓,孩子闻到谁的气味,就会跟谁亲近
2020-08-04
-
在孩子面前,妈妈需要示弱吗?
2020-08-04
-
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不只是学习
2020-08-04
-
总是胆小不敢尝试?巧用“马太效应”,3招帮孩子克服畏难情绪
2020-08-04
-
培养孩子上大学:孩子童真很可爱,父母不要完全压制着孩子的思维
2020-08-04
-
对孩子大吼大叫导致他变得内向、胆小,可试试这4种补救方法
2019-12-26
-
女性生育后,大脑会经历哪些变化?妈妈看到娃后会有恋爱般的感觉
2019-12-26
-
"你可以不太乖,但你不能去学坏",王菲的育儿观,你能达到吗?
2019-12-26